文学评论创作谈
-
作家是改变时间的人
一个对“现在”没有态度的作家,很难赢得世人的尊重;而身处“现在”,如何才能处理好如此迫近、芜杂的当下经验,最为考验一个作家的写作能力。尽管人的主体性可能得用一生来建构…… -
《穹庐》:民族美德的生动呈现
就小说的题材而言,《穹庐》这部小说是对我们蒙古族,对我们蒙汉关系的一个隆重致敬。尽管布里亚特很早离开了漠南北迁,但《穹庐》写到了他们的渊源,写到了布里亚特族群曾经与黄河…… -
孟繁华:“我的”当代文学
说起现状批评和新时期文学现象的评述的批评方式和文体形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了解的人相信都不陌生。不过,说它是俄苏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种特别的批评传统……
- 叶杨莉叶杨莉:我看到磅礴与幽微
- 范玉刚 刘京辰叶炜《后土》:“土地”意象的现代审美创造
- 潞潞没人知道他的边界
- 蒋蓝“推敲山河”的人生哲学
- 徐则臣寻找一种新的结构时代的文学方式
- 李佩甫第四人称写作
- 林森林森:竹剑上的光
- 曹峰峻《红灯永远照亮中国—吴振鹏传》创作感想
- 何建明应当充分自信中国自己的文本书写
- 于坚于坚:任我们怎样竖起耳朵也无法听到沉默
- 高建刚高建刚:小说的建筑结构
- 郭文斌郭文斌:一江相隔二十年
- 刘一达刘一达: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 陈继明九问《七步镇》
- 王安忆王安忆:小说应该有另一种人生
- 张柠张柠:倒行逆施日未晚
理论热点
- 聚焦中国叙事学研究与发展
40年中国叙事学研究可分为介绍运用结构主义理论成果、关注中国文学叙事特色、对话西方叙事学理论、建构中国叙事学派四个阶段……
- “诗言志”:抒情达意的初始阶段
《尚书·尧典》提出“诗言志”,晋代陆机提出“诗缘情”;“诗言志”说的是诗歌要干什么,“诗缘情”说的是诗歌源自什么。
- 文艺创作的“芯”与“魂”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这决定了通过展开情节和演绎故事而写人从来就是文艺的主旨与天职。不写人,文艺何为?不写人,文艺何用?